水产动保厂家科普小贴士:鱼病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
2023-09-20
鱼病的治疗原则是无病预防,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只要遵循鱼病的发生情况及规律治疗鱼病,针对病情及时灵活用药,就能尽可能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鱼病的治疗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抓住时机,尽早干预
鱼病发生是有一个过程的,从潜伏期到发生期中间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对治疗鱼病最有利的,因此我们要注意观察,针对性用药,及时控制鱼病发展。
2.正确判断鱼病阶段,针对性灵活用药
以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为例,将发病情况分为五个时期。
(1) 发生期:病鱼体色暗沉,在水面漫游或溜边,连续几天零星死亡;这一时期是治疗的有利时期,可口服增强鱼体抵抗力和抗病毒药物,减少诱饵,不使用刺激性强或破坏水分的药物。
(2) 发展期:用药不当、天气突变或水质恶化后死鱼增多3-7天可达死亡高峰。治疗应以改善水质和底质为主。
(3) 高峰期:死亡达到一定程度,不再增加,通常波动几天后死亡减少。这一时期应稳定水质,解毒,增加溶解氧。
(4) 恢复期:高峰期过后,死亡逐渐减少,有时死亡增加,即重复,是继发感染引起的。此时主要防止继发感染,外用正常用量的生态消毒剂,内服抗病毒和抗菌药物,逐渐增加诱饵。
(5) 稳定期:死亡下降到一定程度或不再死亡,主要是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恢复体质。
3.常见的鱼病有急性、亚急性、慢性等,要根据病情推进的速度灵活用药
(1) 急性:几天内死亡达到高峰,发病前饮食变化不大。主要用于内服药物和正常外用生态消毒剂。
(2)慢性:零星死亡, 没有明显的高峰期,但持续时间长。治疗初期应服用抗菌药物和外用生态消毒剂;中后期主要是恢复体质,改善水质和底质。
(3) 亚急性:发病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治疗与慢性相同。
4.保持水质稳定
病鱼对环境变化敏感,发病后尽量保持环境稳定;不要滥用药物破坏水体稳定性。
5.增加溶解氧,减少窒息死亡
许多疾病是由缺氧引起的,增加溶解氧,充足溶氧环境下病鱼用药效果更好,能提高治疗效果,使病鱼度过危险期。
6.防止并发和继发感染
据调查,超过30%的鱼因并发或继发感染而死亡。因此,预防并发或继发感染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方法。
7.鱼病重在预防
鱼病重在预防,预防大于治疗:鱼刚发病时较难判断,等到出现死亡时往往已经过了黄金治疗时间;病鱼死亡后会出现腐烂等体表损伤,不具备食用和销售价值,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等。
综上,在治疗鱼病时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预防为主,及时补救;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勤观察,多思考;针对病情,灵活用药,全过程预防,全方位治疗。在预防鱼病时改善水质调控水体十分重要,水产动保厂家万士生物制药建议您常态施用万士复合芽孢粉、菌酶改底颗粒等调水产品,做好底质面与水体面的管理,为水产动物营造优良的生长环境,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
CONTACT US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