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是水产养殖常态管理措施之一,做好可以事半功倍,降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避免出现泛塘或水产动物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如果消毒措施使用不当,不但白花钱,杀不了病菌还抑制藻类生长,影响藻相平衡。那么如何做好水产养殖水体消毒呢?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讲究三性,前处理,后修复。三性指针对性、有效性、适时性。
针对性:针对不同养殖对象和养殖水体以及不同疾病防治,要采用不同的消毒产品和消毒方式,如大面积不用碘制剂,因为成本太高,而采用固体消毒剂或液体消毒剂,如氯、溴制剂,苯扎溴铵(鱼苯铵)、戊二醛(全必治)等。但浅水体,最好不用固定消毒剂,因为残留量大,影响水体生态。
虾蟹类,泥鳅、黄鳝类等特种养殖对象慎用固体消毒剂,应用碘类制剂(万士复合碘),因为无刺激性,从而防止应激,无残留,不影响水体生态。
鱼类出血病防治要用苯扎溴铵和辛硫磷与戊二醛搭(万士暴血宁)配使用效果最佳。
底质消毒要用片(粒)类固体消毒剂。
有效性:指使用消毒剂的剂量,根据观察很多养殖场消毒剂用量不足,只是“用了”消毒剂,没有计算准确的使用剂量而造成无效消毒,反而抑制藻类生长,加上其他不利因素,会造成倒藻,影响水体藻相平衡。同时,使用剂量也受水体PH 值和有机物多寡的影响,一般来说,水体偏瘦、PH偏低时,消毒剂用量可以小一些(20%),水体PH值偏高,水体太肥,消毒剂用量应该大些(20%)。
适时性:是指消毒剂讲究使用的时机要正确,如在疾病流行初期就要使用,不能等到疾病暴发期采用。要定期消毒,每15天消毒一次,不能心血来潮,想起来才消毒。
前处理:是指水体PH偏高或有机物过多,如浑浊、透明度不高,要使用万士解毒宝或万士百毒解对水体进行处理。前者能沉淀有机悬浮颗粒,提高水体透明度;后者还能降低水体PH值。这样可以减少水体过多有机质对消毒剂的负面损耗而提高消毒功效。
后修复:消毒剂使用时,都会对水体中的藻类生长有抑制作用,此时,适当施肥或补充藻种有利于养殖水体藻相尽快恢复,持续保持藻相平衡。
建议消毒剂要选择高浓度国标产品,确保有效成分含量,又能降低使用成本。安徽万士生物制药所有消毒剂都是国标产品,安全又有效,欢迎咨询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