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最终效益如何,要看水产动物的长势如何,而影响水产动物生长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体状态是关键,溶氧指标通常能间接地反映水体状态,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及时监测水体溶氧指标,积极调节水体溶氧量,为水产动物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
1.水体溶氧从哪里来?
水体溶氧来源广泛,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水体内部,由藻类和水草等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释放出来,这一来源占比高达水体溶氧总量的60%以上。此外大气中氧气的渗透也是水体溶氧的重要来源,如刮风、水体流动等都会让大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体内部。除了自然来源,养殖者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如施用水产动保产品或使用增氧机等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
2.水体溶氧是如何被消耗的?
水产动物、水体中的微生物以及池塘底部有机质分解会消耗大量的溶氧,是溶氧消耗的主要因素。
3.溶氧是越高越好吗?
溶氧量对水产养殖十分重要,那么水体中的溶氧量是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溶氧过高的直接影响就是会使得水体中的氧压过高,氧压过高就会对养殖动物形成压迫,通常表现为“氧中毒”,对幼体养殖动物而言负面影响尤其大,是幼体动物气泡病产生的罪魁祸首。
同时,溶氧过高也侧面说明了池塘内的藻相分布存在问题,一旦天气突变就很容易倒藻。高溶氧还会加快藻类新陈代谢,在高溶氧环境中藻类快速老化死亡,导致水体溶氧量不足以满足养殖对象生长周期所需,后期池塘极速缺氧可能会造成养殖动物大量死亡。
4.水体溶氧不足有哪些危害?
水体溶氧不足会对养殖动物以及水体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Ø 首先是对养殖动物:
①直接导致养殖动物窒息死亡,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
②机体损伤。短时间严重缺氧,虽不致死,但会降低其活力,缩短其生命周期。
③免疫力下降。低溶氧环境会损害动物免疫机能,增加其患病风险,对病原微生物侵袭缺乏抵抗力。
④产生应激反应。溶解氧不足还会引发动物应激反应,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⑤降低消化吸收率。在一定范围内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率与溶氧含量成正相关,溶氧不足动物消化吸收都会受到影响,导致生长速度缓慢。
Ø 其次是对水体环境
①水体微生物生态结构变化。不同溶氧浓度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水体溶氧不足会导致部分有害微生物滋长,影响水体生态环境。
②水质退化、恶化、老化。抑制水体内有益微生物繁殖,降低水体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速度,造成大量污染物沉积,导致水质变差。
③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溶氧低会造成水体内还原性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产生。
要想改善池塘溶氧指标,创造适宜的溶氧区间,除了使用增氧机还可以选择通过水产动保产品进行调节。如使用万士小球藻硅藻种和万士菌藻旺培育池塘益藻,促进水体藻相平衡,同时配合使用底质清爽颗粒以及万士复合芽孢粉,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改善底质,促益藻生长,从源头上修复培育水质。
【本文标签】 水产动保代理 比较不错的水产动保公司 水产动保产品
【责任编辑】